ACCORDIONS WORLDWIDE


手风琴教学与演奏(一)

撰稿人:李未明

选自:《小演奏家》1999年第一期 创刊号

   
一、手风琴的沿革与乐器构造

       手风琴是一件年轻的乐器。它虽是西方乐器.但具祖先部在中国。早在1777年,阿莫依特神父将中国的民间乐器——笙,带到欧洲后,人们对它的发音原理严生浓厚的兴趣,纷纷根据笙的活簧发音原理复制出了簧风琴、口琴、风琴等。l821年,德国人弗里德里希.布施曼(Friedrich Buschmann,18O5-1864)设计了一种口吹“奥拉”琴(Aura);同年,又加以改制。增加了一个键钮盘和手拉风箱,称为“手拉风鸣琴(Handaoline)。1829年,奥地利人西里鲁斯·德米安(Syrillus Demian,1771一1847)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一种长方形、有四个低音键钮的乐器,命名为“手风琴”(Accordion)。这个名称一直延用至今。从这件乐器诞生距今近一百七十年的历史中,历经多次改革、演变。目前定型的这种较完善的手风琴,已成为一件音色优美、音域宽广、和声丰富、表现力强、携带方便、受人喜爱的乐器。它可用于独奏、重奏、合奏、伴奏,集多种用途于一身。

    一件乐器的弹奏方法,通常受其构造的影响,形成了自身的弹奏特点和演奏方法。因此,当我们在谈演奏、学演奏时,有必要先了解所学乐器的沿革和它的构适情况。这样,才能更有成效地学好它、用好它。

    手风琴有两大类型:一、键盘式手风琴,其右手部分为键盘(与钢琴键盘相似),左手部分是键钮。我国爱好者大多使用这类琴。二、键钮式手风琴,这种琴左右手都是键钮,在俄罗斯和欧洲广为流传。俄罗斯人称其为“巴杨”。这两种类型的手风琴又分为“传统低音琴”和“自由低音琴”。“传统低音琴的贝司部分为传统结构,前面两排键为单音,后面四排键为固定组织好的大、小、属七、减七和弦,通常我们以每台琴左手贝司的数量来区别琴的大小。“自由低音琴”的贝司部分设置了按半音排列的四组至五组单音,既可演奏音域宽广的旋律、多声部复调,也可用于组织各类和弦。这种“自由低音琴”极大地提高了乐器的音乐表现力,是手风琴艺术向高层次发展所必须采用的乐器。下面介绍两种自由低音琴:一种称为“可变换双系统自由低音琴”,这种琴的左手部分设置了“传统低音”和“自由低音”两套部件,演奏时根据需要随意转换。另一种是“185贝司自由低音琴”,这种琴在左手原有传统低音的前面加上了两排自由低音。手风琴的结构主要由右手键盘(键钮)、左手键钮和中间的风箱这三大部分组成。由于它的发音原理是依靠左手拉动风箱产生气流,由气流吹动簧片而发音,其音量大小的变化主要由风箱推拉的张力来决定。因此,在弹奏上区别于钢琴使用自然重量的弹奏方法,而采用左右手指低触键的触模式弹奏方法。

二、手风琴的演奏方法

l. 演奏姿势

    自然、松弛、积极的姿势是良好的演奏基础。弹奏手风琴通常采用坐的姿势。坐着演奏时上身自然正 直,两脚分开(大约与肩平宽)、脚全掌着地。演奏中重心耍稳,不应随风箱的推拉而移动重心。琴体上的肩带应调节适当,不宜过松或过紧。通常右肩带比左肩带稍宽,以免右手受束缚。琴的底部基本平放在两腿上,右边键盘下端略为向下紧靠右腿,但不宜深陷入大腿内侧。左手伸进风箱皮带中,2、3、4、5指自然弯曲,靠在键钮上,拇指放松。风箱皮带靠紧手腕背部,注意调节好风箱皮带,使其松紧适度。右手自然抬起,将五个手指自然弯曲地放在键盘上,手腕与键盘平行,不要凸起或凹下。

2.触键方法

    手指触键,原则上是低贴键。指掌关节积极活动、手指快速下键后即松弛,应使每个手指独立弹奏,不互相影响。弹奏的力度不宜过大,应适度用力。琴键本身很轻,将琴键弹到底所需要的力量有多少,就是弹琴时应使用的力度。为了使手指尽快找到良好的触键感觉,可先关上风箱,进行不发音的练习。让每个手指在不发音的状态下,轻松地没有负担地做触键练习。触键练习应注意下键、离键的速度。初学时为了锻炼手指的灵活性、独立性和力量,应采取快速下键和快速离键的方法。甚至采用少量的高抬指练习.以期达到训练的目的。但在实际演奏中,应视乐曲音乐上的要求,采用有变化的触键。如:活泼、欢快的乐曲可用快速下键离键的方法;而歌唱性强的抒情性乐曲,因音乐上的语气较长、较连贯,可采用慢下键慢离键的方法。当然,演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,没有一成不变的准则,更不能生搬硬套。任何方法都必须以表现音乐为目的,练习时应尽量将技术训练与音乐要求结合起来,以使技术与音乐同步发展。触键时还应注意手指自然弯曲,2、3、4、5指用指尖触键,手指第一关节要站稳,不要摇晃。扔指用指尖外侧触键。手指下键后的离键动作应尽量贴近琴键,让手指及时松弛下来,便于做好下个音的弹奏准备。(待续)

回本期主页




刊 首 | 主 页 | 中 国 手 风 琴 | 每 周 国 际 新 闻

1999 环球手风琴网版权所有,不得侵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