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ccordions Worldwide

 

学士毕业论文
对贝内特《四首夜曲》的理解与演奏体会

朱文琪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指导教师:陈一鸣

编者按:

      夜曲,原指流行于十八世纪贵族庭院夜间露天演奏的一种形式自由、风格明快典雅,充满浪漫色彩的乐器套曲。近代的夜曲,多指钢琴小曲,通常具有宁静、沉思的抒情特色。继爱尔兰作曲家菲尔德创立之后,近代夜曲作为一种精致的,独具魅力的音乐体裁而得到众多作曲家的青睐,并且在他们的笔下不断被润色发展。新的世代赋予它新的内容,《四首夜曲》便是现代派作曲家贝内特对其所作出的崭新释译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特邀本专栏主编:陈一鸣

 

论文主要内容:

  
罗德尼.贝内特(Richard Rodney Bennet,1936),英国作曲家,钢琴家。学于伦敦皇家音乐学院,师事英国作曲家伦诺克斯.伯克利和霍瓦德.弗格森,并在巴黎师从布列兹学习,创作作品繁多,创作时多用序列主义手法,作品精练而富于活力。而且具有卓越的戏剧才华,歌剧及音乐会作品都相当成功。 

    夜曲虽然不是贝内特作品主要涉猎的体裁,但作为一名现代作曲家,以他的独特的音乐视角,音乐感觉,大量现代音乐技法的运用以及与其原始风格的融会贯通,由此带给了我们一个生动、活泼、鲜明有力的音乐形象;加上使用手风琴这种“百变乐器”来演奏,那悠扬、变幻的音色,连绵迂回的气息又为她平添了几分姿色。 

    本首作品共包括四首夜曲,篇幅较短小,曲式结构完整,能独立成曲;同时,四首夜曲之间又有着割裂不断的内在联系,这就使得他们紧紧拥为一个整体,而不是简单的拼凑。 

    下面,从音乐表现的角度,谈一谈我演奏这首乐曲的感受,以求教于各位老师、同行以及手风琴界的朋友。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目 录

第一首 复三部曲式 
    
第二首 复三部曲式
    
第三首 复三部曲式

第四首 复三部曲式

参考文献 

 
第一首 复三部曲式

    呈示部:中速,类似小夜曲风格。1-9 清爽静谧的夏夜,远远飘来小提琴那悠扬、柔美的声音,仿佛在倾诉,又仿佛在歌唱。低音部具有切分性质的节奏型,配上左手次中音、第一低音与第二低音所组成的丰满、厚实的音色,更是在轻轻的摇曳中烘托出那份怡然与安详。利用风箱的控制,细腻的勾画每一乐句的轮廓,以及彼此情绪的衔接;同时手指作出优美而自然的触键,让悠缓动人的旋律进行,一直流入人们的内心深处。10-17 这里音乐进行的色泽凝聚而又庄重,是一种迂阔空旷的感觉,同时又包含极其内在的毅力和诗意的魅力。在这一乐思较长,音程连接较多的乐句中,右手手腕须柔软地移动,以形成自然的波浪,给人以连绵不绝的听觉感受。18-27 中强的力度。连续三个下行音节式的三连音稍稍改变了原来的意境。当旋律沉到谷底时突地向上抛出一串快速的音符,而在强调了最高音之后,又如雨般的泻了下来。描绘好这般光辉的形象,与纯熟的演奏技术是分不开的。用手腕带动手指,轻轻划过键盘,既要有松弛感,旋律又要具有水晶般的剔透和明朗。风箱始终保持平稳进行,不可来回摇摆不定。28-35 坚定、稳健的演奏每一个音符并且逐步的减弱音量,仿佛进入了梦的世界。 

    展开段:右手转变为小风笛音色。稍嬉戏,逗趣的。这一部分关键要在节奏方面把握,右手以一个强拍上的和弦转位打破了原本沉寂的情绪之后,低声部紧随其后,与之相呼应,形成了有问有答的对应结构,切分音型为三连音的交错呈现,以及右手的复杂和弦所带来的紧张、神秘感无疑增强了谐谑与戏剧性的味道。右手要求准确,把握地抓住这些和弦音,并且将力量全部放到键底,音色饱满而具有张力,体会到腕部松弛的感觉。左手三连音清晰、干脆,时值均匀,这就需要手指各自高度的独立性。利用风箱的连、顿,夸张的突出右手重音,以显示其幽默的节奏。最后右手换为深沉的双簧管音色,使旋律在低音的梦话般的叨念中再次置身于茫茫的夜色中。 

    再现段:55——68 由于使用了浑厚的口琴音色,音乐气氛更加凝重。结尾处一个长达15拍的单音,犹如缓缓滑过天籁的流星,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与期盼;延长记号使演奏者有了较为自由的处理空间。 

第二首 复三部曲式

    呈示部: 1-8 在双簧管那柔和、清幽的音色中展开了主题。简单的两个音的交替持续了三个小节,但由于它飘动的节奏,变化的力度,丝毫没有使人倦怠,反而有一种青春、充满希望的力量。右手指尖谨慎触键,以追求单纯、朴素的音质,连音要做得恰到好处,使音乐能够自如的呼吸。左手充分保持音符时值,象稳健的脚步声。风箱平稳,控制强弱的变化。后四小节中在两个单音的上方加了纯五度音,形成了音程的交替,表达了更为迫切的力量。9-27 小风笛音色。对主题的逐层深化。在原有音乐的基础上融入了热情的独白,弹奏是要抓住大线条,抓住弹性速度,调节好风箱的力度,自然地处理好强、弱音,并使节奏鲜活起来。切实坚持手腕、指尖的移动工作,指根关节须灵活独立、充分打开。 

    展开部:28-37洋溢的激情转瞬即逝,伴随而来的是内心的哀伤、失落和逐渐泯灭的希望。强音要有蓬勃的爆发力,弱音也要有其内在的张力。连音需要有一个音渗入到下一个音,手腕、手腕联合动作。适用风箱作出由强至弱的艰难转变。 

    再现部:38-50 重返主题,并保持了它原有的抒情特点,音乐突出了明朗、安谧的情绪。注意保持音用断音演奏,两者相切换时指尖要灵活,声音要干净。风箱托住微弱的气息以至无声,旋律宛若一缕青烟,飘散于夜空中。

第三首 复三部曲式

    呈示部: 1-18 众多的三十二分音符连在一起,带给我们的不是热烈奔腾的场面,而是一幅神秘、缥缈,如溪水般流动的画面。共分四个乐句,每个乐句都是同一主题在不同音色、音高上的呈现。控制旋律的力度与速度是描绘好这一图画的关键。对于这些时值微小的音符,需要的是手指滑动之感,走的是连贯的长句,而不用刻意去追求每个音的清晰程度。左手伴奏是温柔的摆动,要求做到纯朴和自然,并以低沉、轻柔的音响衬于底部,与上方飘动的旋律遥相呼应。第四乐句换为手风琴音色,使音乐稍具铿锵之感,一列上行旋律并迅速加强的音符把音乐推入了高潮。 

    展开部:19-26 音乐是庄严、响亮的呼号,力度不停顿的径直发展,体现勇士般的力量和无尽的意志力。情绪饱满的突出节奏重音,同时应注意联系音的表情。手指的力度要均匀,双音要弹齐,整个臂、肩及手的力量须向下。 

    再现部:27-34 再次传来单簧管隐约的飘逸的声音。颤音要做到细而轻,直至悄无声息的消逝,正如曲首的引入一样。 

第四首 复三部曲式

    呈示部:小快板,1-15 音乐一开始就充满了生机与快乐,活泼的节奏,轻松的旋律,使人们的心不自觉的也跟着律动起来。高声部要用扎实的手指弹奏,触键果断且清晰,注意延、断音的对比。左手伴奏结实、明亮。16-33 更加果断、刚强的性格,切分音型加深了音乐的动感。弹出的强和弦音质要丰满、有穿透力,触键准确、有力。当双手节奏型相同时,必须使其速度、时值保持高度一致,并且运用顿风箱加以强调,强与弱要做得恰当。34-53 在同样的力度、同样的速度下叙述主题,和弦连接部分的弹奏要具有内在的力量,体现出光辉的色彩。 

    展开部54-66 这里的音乐是耳语式的,动感的,优美而又发自内心的。切分音的节奏把我们带入了翩翩起舞的边界。注意左、右手的融洽,时值准确但不死板。以韵律去感觉音乐的进行,把音乐的表情做得夸张些,细致些。67-76 新的声部的加入,要把握节奏、时间的序列,使旋律更加的流畅、从容,充满着幻想的快乐。77-91 富有激情的华彩段。随着音量的增加,音乐逐渐明亮起来,蓄集的力量逐步向外延伸,最后以庄重的和弦把旋律引入高峰。控制风箱,做好渐强这一力度表情,是充分展现本段音乐情感的关键。 

    再现部92-结束。这是主题在跃动而沸腾情绪中的再现。力量在不断增强,音乐充满了壮丽、庄严的气势。用集中的指尖迅速抓住键盘,并且牢固稳定。从内心上把握节奏重音,触键时的爆发力强一些,从而强调其的存在。音响饱满的和弦乐句把音乐推向辉煌的结束。 

    以上通过对《四首夜曲》的手风琴演奏诠释,不难理解其作品的风格。诠释是有意识的,而演奏却是自觉的。对于同一部作品,每一个人的理解都不可能完全相同,这就需要忠实原作,正确地把握表现上的轮廓,把自己的见解自由的、创造性地发挥出来。如此基础上的演奏,才可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演奏。

[注]:文中阿拉伯数字指小节数。

参考文献:
1.《现代音乐概论及欣赏》 朱秋华 高蓉 编著 
2.《音乐词典》 王佩伦 编